世界冠军熊倪,退役后转型从政,今正厅级干部,比刘国梁要高不少
对于退役的体育运动员来说,很多人都会拿起教鞭,依旧奋战在熟悉的领域。
可有些人却选择继续披荆斩棘,在新的领域开辟另一番天地。熊倪就是这样一个人,从世界冠军到正厅级干部,他是如何做到的?
跳水王子
1988年汉城奥运会,14岁的熊倪站在10米跳台上,他的武术干净利落,水花压得近乎完美,观众席爆发出认为,连对手都忍不住侧目。
可裁判的分数却令人大跌眼镜,银牌,那年,他输给了跳水皇帝洛加尼斯,但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。
媒体称他虽败犹荣,而这份遗憾,成了他职业生涯的起点。
此后的12年,熊倪像一块被反复淬炼的钢铁。
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,他因失误错失金牌。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,他顶住压力,以一枚男子3米板金牌打破中国跳水队奥运金牌零的突破。2000年悉尼奥运会,他带伤上阵,在落后30分的情况下完成惊天逆转,再度登顶。四届奥运会,三金一银一铜,熊倪成了中国跳水史上首位四朝元老。可谁能想到,这荣誉背后,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秉持。
7岁被业余体校选中时,熊倪因为恐高,一度躲在更衣室拒绝训练,教练气得直拍桌子:连跳台都不敢上,还当什么运动员!
教练的一句话刺激了熊倪,从那天起,他每天非常后一个离开泳池,反复从10米台跃下,直到身体形成肌肉记忆。多年后他追忆:恐惧不会消失,但你可以学会与它共存。从政2001年,27岁的熊倪宣布退役,消息一出,舆论哗然。彼时的熊倪正值巅峰,商业代言纷至沓来,若选择留在体育圈,名利唾手可得,但熊倪的野心不止于此。熊倪认为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很短,但人生的舞台很长。退役后,他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意外的事:回到湖南大学继续攻读工业外贸专业。课堂上,这个曾经的奥运冠军和普通学生一样记笔记、赶论文。有人问他:学这些有什么用?熊倪笑道:如果连知识都怕,怎么面对更大的挑战?这份怕很快变成了动力。2002年,刚毕业的熊倪被任命为湖南省体育局体工大队党委书记。在陌生的岗位上熊倪并没有放松,从管理运动员宿舍的修缮,到协调训练经费,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。一位老教练感慨:他开会从不讲空话,开口就是‘场地漏水怎么解决’‘食堂菜价能不能再降一块钱’。2004年,熊倪调任湖南体育职业学院院长,这个30岁的副厅级干部,成了全省非常年轻的学院掌门人。上任第一天,熊倪就带着笔记本蹲在训练场边,记录学生的每一个武术细节。竞技体育讲究精准,管理工作也一样。熊倪要求教练组将训练数据量化,甚至引入企业常用的KPI考核。可这样的做法也引来很多争议。有人质疑:搞体育的弄这些花架子干什么?熊倪的回应很直接:如果训练方法二十年不变,我们凭什么赢?事实证明熊倪是对的,次年,学院输送的运动员在全国赛事中夺金数翻了一番。2007熊倪更是迎来非常大的考验。彼时熊倪升任湖南省体育局副局长的熊,他面临一个棘手的任务:振兴湖南足球。
当时,省内没有职业球队,青少年足球人口逐年萎缩,他力排众议,推动成立湖南湘涛足球俱乐部。
展开全文
可事实上,成年人的世界里,有比工作更难的事情,那就是流言蜚语。
跳水出身管足球,运动员从政能管好吗?等等外界的争议很多,都是关于熊倪不好的。
可熊倪毫不在意:体育精神是相通的,敢拼才能赢。
为了拉赞助,熊倪带着团队一家家企业敲门。
某次酒局上,一位老板调侃:熊局长,您喝一杯,我捐十万!他二话不说连干三杯白酒。第二天,300万赞助款到账,他却在医院挂了半天点滴,事后他轻描淡写:比起跳水的疼,这不算什么。2021年,47岁的熊倪升任湖南省体育局党组书记,成为全国非常年轻的正厅级体育官员之一。有人将他与刘国梁对比,称其级别更高,他却摇头:职务高低不重要,关键是为体育人蹚出一条新路。
原文刊载于成都晚报2013年02月27日关于刘国梁总教练职务无行政级别,未来发展前景光明
这条新路上,熊倪做了许多破格之事:推动体教融合,让退役运动员走进中小学任兼职教练,确立体育产业孵化园,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健身场馆;甚至亲自为电竞比赛站台,称新时代的体育不该有边界。
一位老领导评价他:别人在适应体制,他在改变体制。
结语
传统观念中,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无非教练、解说、经商,而熊倪用20年证明:政坛同样可以成为新赛场。
熊倪在训练场上养成的极致专注,让他能快速抓准管理工作的核心;奥运赛场的抗压能力,让他在政策推动中无惧阻力;甚至少年时喝白酒拉赞助的狠劲,也成了突破体制僵局的利器。
更关键的是,他从未停止学习,任学院院长时,他自学教育心理学;管足球俱乐部时,他研究欧洲青训体系;如今推动体育产业改革,他又成了大数据解读的发烧友。有人问他累不累,他反问:当运动员时,有人问过你训练累不累吗?从10米跳台到正厅级干部,他走的从来不是一条标准路线,但或许正是这种不标准,让他跳出了命运的完美弧线,正如他职业生涯的非常后一个武术:反身翻腾三周半抱膝,水花很小,掌声很大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